大宗商品周期拐点将至,这些品种将率先启动

大宗商品周期拐点将至,这些品种将率先启动

Azu 2025-10-09 白银 5 次浏览 0个评论

【库存异动与政策转向共振大宗商品进入变盘观察期】

深夜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依然灯火通明,交易员们紧盯屏幕上的库存数据曲线——LME铜库存连续7周下降至15年低位,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容利用率跌破55%,阿根廷大豆压榨厂开机率骤降40%。这些看似孤立的数据点,正在编织成一张预示大宗商品市场剧变的预警网。

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在3月意外站上荣枯线,中国电解铝社会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28%,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数据实则暗藏玄机。当终端需求开始回暖而库存水位持续走低,市场正在经历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的关键切换。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最新模型显示,全球工业品库存周转天数已压缩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,这种极端状态往往预示着价格弹性将急剧放大。

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的"鸽派"信号更添变数。CME利率期货市场显示,9月降息概率已飙升至78%,美元指数应声跌破103关口。历史数据显示,在2016年和2019年的降息周期启动前三个月,CRB商品指数平均涨幅达14%,其中铜、原油等对利率敏感品种涨幅均超20%。

当前美债实际收益率曲线倒挂加深至-1.8%,这通常意味着持有大宗商品的机会成本正在消失。

在浙江某铜加工企业的原料仓库,采购总监指着空置的货架苦笑:"现在不是价格问题,是根本抢不到现货。"这种实体经济的微观体验与宏观数据的背离,恰恰印证了市场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。当交易所仓单数量与现货升水同步走高,往往意味着拐点将至——2004年、2009年、2016年的周期反转莫不如此。

【三大赛道显露峥嵘资金暗战提前布局】

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权头寸变化暴露了机构动向:铜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激增300%,执行价集中在9500-10000美元/吨区间。这绝非偶然,全球能源转型正在重塑工业金属需求结构——每辆新能源汽车耗铜量是燃油车的4倍,海上风电单位装机耗铜量达到陆上风电的5倍。

高盛测算,2024年全球铜需求缺口将扩大至45万吨,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2%。

纽约原油期货持仓结构出现罕见变化:生产商空头持仓占比降至31%,为2018年以来最低水平。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正在回归,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航道的持续袭扰,已导致苏伊士运河油轮通行量下降40%。更关键的是,美国页岩油厂商资本开支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,这与OPEC+延长减产形成共振。

技术面上,WTI原油周线MACD金叉与月线布林带收窄同步出现,这种技术形态在2020年4月负油价前夕也曾显现。

农产品市场的躁动同样不容小觑。芝加哥小麦期货持仓数据显示,商业空头与投机多头的持仓比达到1:2.3,这种极端比例在近十年仅出现过3次,之后6个月内平均涨幅达58%。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澳大利亚小麦减产已成定局,而黑海粮食协议续约仍存变数。更值得关注的是生物燃料需求爆发——美国可再生柴油产能将在2024年翻倍,这意味着大豆油工业需求将新增300万吨,相当于全球年贸易量的15%。

在广东某私募基金的投研晨会上,基金经理指着大宗商品关联股的资金流向图说道:"资金正在从AI概念向资源板块迁徙,这种风格切换往往领先商品期货价格2-3个月。"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。当铜博士再次敲响经济复苏的钟声,这场大宗商品的周期盛宴或许比市场预期来得更早更猛烈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美原油期货,本文标题:《大宗商品周期拐点将至,这些品种将率先启动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