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粕期货 | 四季度供应整体问题不大 短期豆粕震荡偏弱,豆粕期货知识

豆粕期货 | 四季度供应整体问题不大 短期豆粕震荡偏弱,豆粕期货知识

Azu 2025-10-11 纳指直播室 6 次浏览 0个评论

全球大豆丰产定调四季度供应压力持续传导

9月美国中西部晴朗天气加速大豆收割,USDA最新报告将单产预估上调至50.1蒲式耳/英亩,美豆新作库存消费比回升至8.3%的三年高位。南美方面,巴西农户已预售24/25年度大豆超30%,马托格罗索州墒情监测显示土壤蓄水量较五年均值高出12个百分点,为即将展开的播种季创造有利条件。

国际大豆市场"北半球丰产+南半球扩种"的双重格局,正通过进口成本传导深刻影响国内豆粕市场。

海关数据显示,1-8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激增17.2%至7160万吨,其中巴西大豆占比达72%。随着9-10月到港量维持650万吨/月高位,沿海油厂大豆库存已攀升至560万吨的年内峰值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压榨利润维持在200元/吨的盈利区间,刺激油厂开机率持续位于60%以上水平,周度压榨量稳定在200万吨左右。

在山东日照港,某大型压榨企业负责人透露:"四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预报显示月均到港仍将超过700万吨,加上储备大豆轮出,原料端不存在供应缺口。"

从库存周期看,当前豆粕商业库存已突破85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长38%。华东地区基差报价从8月的+400元/吨快速回落至+120元/吨,华北部分油厂甚至出现负基差报价。这种现货贴水结构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供应的充足预期,某期货公司农产品研究员分析:"考虑到11月美豆集中到港与国内压榨高峰重叠,预计豆粕库存可能在12月突破100万吨关口,这将对期现价格形成持续压制。

"

不过供应端仍存潜在变量。北美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导致驳船运费上涨20%,可能延缓美豆出口节奏;阿根廷比索贬值刺激农户惜售,南美旧作库存释放速度低于预期。这些因素或阶段性扰动市场,但在全球大豆供需转向宽松的背景下,难以改变四季度整体供应充裕的格局。

需求端青黄不接产业链博弈进入深水区

与供应端的高确定性形成反差,需求端正经历复杂变局。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,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.7%,连续5个月去化,生猪养殖利润在成本线附近反复震荡。某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财报显示,三季度饲料成本占比已升至72%,企业正通过调整饲料配方降低豆粕添加比例。

据测算,当前猪料中豆粕添加比例已从年前的15%降至12.5%,禽料更是跌破18%的临界值。

这种结构性变化在终端采购策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。广东某饲料集团采购总监坦言:"现在物理库存控制在5天以内,远期基差合同采购量压缩了40%,更多通过现货市场随用随买。"这种谨慎态度导致油厂未执行合同量骤降,华东某油厂销售经理透露:"10月合同执行率不足70%,部分客户宁愿支付违约金也要推迟提货。

"

从替代品市场观察,菜粕与豆粕价差维持在800元/吨的历史高位,棉粕、花生粕等杂粕替代量同比增加25%。更为关键的是,进口菜籽压榨利润持续走阔,四季度预计到港菜籽超180万吨,将进一步分流豆粕需求。某私募基金农产品交易员指出:"现在市场更关注需求端的边际变化,养殖户压栏情绪、冬季疫病风险、以及政策收储力度都可能成为打破平衡的变量。

"

技术面上,豆粕期货主力合约在3400-3600元/吨区间已震荡47个交易日,MACD指标持续在零轴附近粘合。某期货公司技术分析师认为:"当前价格处于2021年以来长期趋势线支撑位,若有效跌破3350元/吨,可能打开300-400点的下行空间。

但考虑到四季度通常存在备货行情,建议投资者关注油厂套保节奏与基差修复机会,短期可采取卖出虚值看涨期权策略,在波动率收缩中获取时间价值收益。"

面对供需两端的持续角力,产业客户宜建立动态库存管理体系,利用基差合同锁定加工利润;投机资金则需警惕宏观层面汇率波动与能源价格联动风险。随着市场从供应驱动转向需求定价,豆粕期货的波动中枢或将逐步下移,但阶段性天气炒作与政策干预仍可能创造脉冲式交易机会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美原油期货,本文标题:《豆粕期货 | 四季度供应整体问题不大 短期豆粕震荡偏弱,豆粕期货知识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